3月7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陕西非公经济发展形势分析。2017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为11849.22亿元,较上年增加1419.0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4.1%,提高0.3个百分点。显示出总量持续扩大,比重平稳上升。
非公经济主体不断催生。据工商部门统计,截止2017年12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162.82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3.2万户;全省私营企业达到60.4万户,增加近1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37万户,增加1万多户,成员总数52.18万个;全年外商投资总额达到800多亿美元,是上年的1.43倍。
陕西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省民间投资968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7.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1.1%,较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非公企业是我省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之一。据工商部门统计,截止2017年12月末,全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超过200万人,较上年末增长11.0%;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360.81万人,增长7.8%。非公有制企业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缓解全省就业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省份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一是比重偏低。2017年,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4.1%,而浙江、江苏早在2013年时就达到76%和66.1%。二是发展相对滞后,“小、低、散”的特征依然存在。近年来,陕西虽然涌现出了一批非公有制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三是产业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在县域中小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非常少,投入研发的经费也较少。大部分产品技术构成低,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