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是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列表形式向社会公布的各领域具体服务项目的汇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于聚焦富民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惠民水平”,《江苏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环境保护、残疾人等10个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作为政府履行职责和公民享有相应权利的依据。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按照省领导的指示,我们对我省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4月24日,《清单》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5月4日,《清单》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苏政办发〔2017〕65号)。
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编制及发布,对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供给保障,让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群众而言,这是一份理应知晓的权利清单。政府能够提供哪些基本公共服务,是群众作为公共产品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晒出清单就是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而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也能通过这份清单让人民群众了解和理解,进而获得群众的支持。对政府而言,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是一份严于律己、体现政府职责的责任清单。清单一经“晒”出,就意味着政府要更好的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不断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清单的主要特点
一是在服务领域上,对接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合理界定服务供给范围。《规划》第二十五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提出,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清单》按照《规划》要求,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定现阶段可实施、易操作、有保障的10个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领域。另外,《清单》所列项目内容和标准均要求在规划期内落实到位并在规划实施中期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在项目安排上,选择直接面向群众、具体标准规范的项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是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列表形式向社会公布的各领域具体服务项目的汇总。老百姓通过《清单》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该享受什么范围、什么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清单》的所有服务项目均直接面向老百姓,均可按照服务对象、服务标准、支出责任、牵头单位等要件进行标准规范。
三是在保障水平上,既衔接国家《清单》要求又结合省情实际有所拓展提升。围绕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在国家《清单》8个领域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保护、公共交通2个领域。结合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在10个领域服务项目之后,单独设置了“12345”在线服务项目,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渠道。同时充分考虑民生提升需求,在部分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标准等方面相比国家标准做了适度拓展和提升。此外,明确《清单》标准是全省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最低标准,各地作为《清单》落实的实施主体,可在不缩小范围、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科学确定服务清单内容,为老百姓提供贴近本地实际的公共服务。
四是在具体内容上,形成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均等化是“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在《清单》起草和修改过程中,我们围绕促进城乡、区域、群体间的均等化,强化清单制度安排,推动城乡、区域、人群间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统筹考虑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常住人口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分母”,对面向全体百姓的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均设定为“城乡常住居民”。注重加大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倾斜力度。注重聚焦底线民生,加大低收入人口、特殊人群、困难人群的政策帮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可及和公平享有。
三、清单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共包括10个领域87个服务项目。
基本公共教育领域7项,包括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普通高中助学金、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等。注重补齐农村地区、经济薄弱地区和困难群体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薄弱的短板,确保学有所教。
基本就业创业领域9项,包括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见习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农民工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等。满足人民群众就业创业需求,维护劳动者就业权益,确保劳有所得。
基本社会保险领域7项,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提升社会保险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19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等,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基本社会服务领域13项,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困境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优待抚恤、退役士兵安置、重点优抚对象集中供养、惠民殡葬服务、法律援助和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坚持“兜底”困难群体,确保困有所帮。
基本住房保障领域3项,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确保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领域10项,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公益性流动文化服务、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读书看报、数字文化服务、参观文博场馆、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全民健身服务等。通过优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布局,确保人民群众文体有获。
基本公共交通领域2项,包括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镇村公共交通服务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惠及群众出行。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5项,包括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服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服务、环境气象服务、环境监测评估与应急服务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环境安全。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11项,包括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低保家庭内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与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残疾人基本住房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人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支持等。努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民生,确保残疾人残有所助。
“12345”在线服务融合政府各职能部门服务热线,向所有单位和个人提供本级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的咨询服务和协同办理、政策咨询解答,对本级范围内受理的跨区域诉求转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