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示范单位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省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江苏国税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断创新,用税收组合拳推进江苏经济发展。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税改红利持续释放,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互联网+税收”深度融合,解决许多难点、“痛点”问题,赢得纳税人点赞。2018年,江苏国税进一步向新时代高质量的税收现代化迈进,建立税收现代化的“江苏样本”。
税收优惠激活经济细胞
岁末年初,在无锡小天鹅股份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作为全球极少数全品类洗衣机和干衣机专业制造商,无锡小天鹅年产能已达2200万台。去年,小天鹅专利申请总量为930件,发明申请量为498件,均排名全省第一。
“这几年我们的研发投入一直每年按25%的比例增长,2016年美的集团洗衣机事业部的研发投入达到6.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6%。之所以投入这么多,跟税收政策的支持密切相关。”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剑峰说。
2009年以来,小天鹅总计享受高新技术优惠金额为3.96亿元,其中2016年一年就享受了9134.79万元,2017年预计将达到1.1亿元。此外,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金额1.68亿元,影响企业所得税2521万元。
“税收优惠极大地减轻了税收负担、增加了企业现金流。我们将省下来的钱重新投入到研发中,进一步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良性循环。”陆剑峰说。
去年,6项减税政策在江苏陆续落地,让更多企业拿到了税收优惠的红包。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机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自去年7月1日起,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企业销售农业专用设备的税率从13%直接下降为11%。
“现在做企业不容易,国内竞争压力大,综合成本连年上升,利润越来越薄。这半年来我们一共少缴了1000多万税款,国家给企业发了红包,年底了企业也可以给工人发红包,大家都非常高兴!”财务负责人朱云兴奋地说。
去年,江苏国税落实各项税收优惠超过3400亿元,其中,落实鼓励高新技术优惠政策588亿元,办理改善民生相关优惠319亿元,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减免税141亿元。特别是积极落实国务院6项减税新政,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后,全省新增1.27万户小微企业受惠,增加优惠金额超过7.41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后,近70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中受惠,增加加计扣除金额约45亿元;增值税简并税率5个月以来,全省纳税人合计减税近5亿元。
去年,江苏省国税部门为超过9万户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超过2300亿元,同比增长24.87%,出口退(免)税总规模位列全国第二, 创历史新高。
税制改革驱动转型升级
自2012年10月“营改增”试点启动至今,“营改增”在江苏已经走入了第6个年头,其全面推开将形成直接的减税效应,可以帮企业减负,并培育新兴企业。江苏经济实力较强,加之拥有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整体上受益较大。6年来,江苏营改增纳税人已经从最初的11万增加到145万户,累计实现整体减税已经超过1900亿元。特别是2016年5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我省四大行业整体减税超过1000亿元,减税面达到99%。其中试点行业直接减税300多亿元,下游企业因增加抵扣减税700多亿元。
一直以来,江苏国税部门将税制改革和征管改革同步推进、融合部署、共同落实,形成了良好的改革叠加效应,一方面保障了营改增税制转换顺利运行,另一方面成功释放出“50个到位”和“十个只减不增”等深改成果。
“一年多来,我们外购设计底稿750多份300多万元,增加税款抵扣20余万。是‘营改增’帮助我们提升了适应市场变化、抢抓市场机遇的能力!”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洪兵高兴地说。
在全国著名家纺产业基地南通,“营改增”打通了全行业抵扣链条,家纺企业外购设计、研发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全额抵扣,为像金太阳纺织这样的织造企业开辟新路。金太阳纺织在保留基本设计、研发能力的基础上,将市场变化快、研发周期反应要求短的事项外包出去,实行市场选择、市场竞争,于去年成功实现“瘦身”,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接单和生产上,累计实现销售13.51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5%。
作为“建筑之乡”,南通市拥有以15家特级资质企业为代表的2200多家建筑企业,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省内第一、全国领先。“营改增”试点以来,南通建筑企业累计实现销售3000多亿元,比原营业税制减税8亿元,累计开具专用发票1800多亿元,形成可抵扣税金170余亿元。不仅如此,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的发票使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原营业税制下无法取得发票、难以进行监管的情形得到彻底改变,进一步促进了南通建筑行业的管理规范和集成创新。南通三建集团顺应“互联网+”趋势,创新打造垂直供应链生态集成平台——“筑集采”电商平台,集聚供应商超1万家、采购商300多家,全年总交易量超百亿元。
同样轻装上阵、降负“提速”的,还有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去年,仅钢材、水泥、沥青等原材料这一块,我们就抵扣近1800万税金,为公司减少了一大笔负担。”钱荣飞是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主管,他说,“营改增”以后,建筑业中涉及的钢筋、砖瓦、水泥等都可以抵扣,由于该项抵扣金额较高,可以说是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成本。新年伊始,该公司又投入到新泾路的改造中,完工后将极大方便市民前往“沪通铁路”。借力“营改增”利好,像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建筑企业,有能力着眼更大的市场,跑出发展加速度。
深化改革打造优质环境
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离不开优质的服务。围绕“最简最快最优、公开公平公正、数字智慧共享、文明高效清廉”这24字目标,江苏国税大力推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工作,通过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质效,高效办税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是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的“开证大户”。企业会计黄诺恒每月要好几次带着厚厚一叠项目合同往返税务局,取号、排队加上办理业务,一次至少半天。去年起,江苏国税开通了“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管理套餐”,通过电子税务局,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黄诺恒说,在税务机关的优质服务下,今年企业充分享受了优惠,节省的资金正被用于扩大发展。
“以前一领发票,我就头大。公司用票量巨大,每月都在万张以上,我得开车10多公里赶到税务局,往返路程加上发票的搬运、清点和验存等工作,一耗就是大半天。”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的季小文介绍说,“如今,在网上点点鼠标,发票就直接邮寄到公司,快的话当天就能到,超级方便。”
去年6月,江苏国税率先实践区域集中配送服务模式,实现快递办税“朝约夕至,次日必达”,全年已为8万户次纳税人成功配送发票8300多万份。
在电子税务局强大功能支撑下,江苏国税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纳税服务“不见面”清单,将纳税人识别管理、税收优惠备案、纳税申报及税款缴(退)税等6大类183个具体事项纳入清单。“不见面”成为江苏国税办税主流,全省实体办税服务厅从320个精简到98个,办税服务窗口从3900个下降到2300个,实体办税服务厅每日叫号量从最高峰的17万户次下降到日均3.5万户次。
“通过电子税务局申报,相较之前所需填写的数据越来越少,好多数据都是系统自动带出,填报非常轻松,另外申报时系统多次提供友好提醒,减少以往因错误申报而往返大厅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申报效率及准确性。仅每月增值税申报,就省去了来回交通、填表排队、准备数据至少20个小时的时间。”江苏省淮安市耀新建设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胡华东说。
江苏国税推出了线上创新产品——新办企业综合申请套餐。将新办企业涉及的12个办税事项,整合成一个线上办税流程,将原先需填写的24张申请表单,整合成一套综合申请表。综合申请套餐推出以来,全省已有近24万户新办企业通过“新办企业综合申请套餐”办理。去年,“江苏国税”手机APP正式上线,拥有预约取号、发票领用申请、发票代开申请、套餐定制、一键零申报等60多项功能,人们通过手机办理业务,还可以随时随地查信息、学税法,真正是把办税厅“装进了口袋里”。
如今江苏国地税两部门已互相融合,联合共建的办税服务厅已有39个,另有114个国地税办税服务厅互设办税窗口,通办国地税业务窗口521个,联合办税基本实现全省范围全覆盖。国地税部门还开发“国税地税联合征收系统”,去年以来,国地税合作征收税款(费)已达270.51亿元,其中国税代征地税204.91亿元,地税代征国税6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