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从三次产业看,工业经济趋于稳定,工业增加值增长10%,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7位。36个行业大类28个利润正增长。服务业发展总体向好,14个服务业主要行业实现增长。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夏粮略减,总产38.8万吨,下降2.4%。从三驾马车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增长18.7%;消费市场基本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批发零售营业额增长11.2%,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长16.3%;外贸出口增长5.8%,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2位。从支撑性指标看,建筑业营业税增长22.4%,增幅列全省第3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3.1%,增幅列全省第10位。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7%,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服务业用电量增长6.6%,高于全社会用电量7.1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增长10.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呈逐月走高态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2%。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海陆空”为主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实现销售2026.7亿元,增长13.2%,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6.3%,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48.6%,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4%。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化工企业40多家。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70%以上,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6%。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市承担建设的17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7.4亿元,完成年计划50%。210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04亿元,完成年计划50.5%。69个在手项目中,29个项目开工。59个今年计划竣工项目完成投资113亿元,完成年计划53%。句容东昇年产1GW光伏组件、赛菲碳化硅纤维生产等8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丹徒北汽冲压、焊装、总装等工艺车间已提前封顶,设备进场安装。上半年,全市共审批项目584个,除2月份春节外,每月均保持在100个以上,呈上升趋势,新批项目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达65%。
四、发展动力积极转换。创新驱动进一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加快实施,镇江知识城、科技创新一条街等创新载体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市专利授权总量达65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达800件,万人发明专利达15件。改革活力进一步显现,最大限度精简和下放审批事项,创新创业全力推进,新增私营注册企业5074户,个体工商户11106户,分别增长21.9%和6.5%。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孕育。企业上市步伐加快,今年10家在“新三板”挂牌,10家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花王园艺、丹毛纺织、新泉汽车饰件3家企业已报证监会,正丹化学已在江苏省证监局辅导备案,吉贝尔药业、泛沃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上市后备企业正加快推进。
五、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低碳九大行动强力推进。镇江新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和丹阳、句容、丹徒3家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已完成序时80%以上。全面实施大气污染、水环境、固体废弃物治理。“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对黄标车实行区域限行,淘汰老旧机动车辆,出租车油改气全覆盖。推进“天蓝”工程,狠抓粉尘、尾气、扬尘和油烟等专项整治。谏壁地区、西南片区企业整治深入推进,上半年实施污染减排重点工程46个,已关闭或拆除78家企业。新建新区、丹阳危险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六、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加大民生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一般公共预算民生类支出增长27.6%,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6%。实施就业创业工程,承办首届全国“创业圆桌”会议,举办“创富镇江”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镇江创业园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就业质量监测列为全国试点。新增城镇就业3.9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839人,分别完成年计划60.7%和78.4%。零就业家庭连续113个月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社保扩面征缴强势推进,养老保险未参保率仅1.5%。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十一连调”,市区月人均养老金达2187元。社会保险主要险种参保率稳定在98%。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超39张,新建老年人照料中心4个、老年人助餐点39个。实施“两车一犬”和街巷整治,改造街巷25条。开展老旧及失管小区物业提升工程。保障性住房已基本建成11033套,完成率51.13%。丹阳市、扬中市和润州区进入全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教育、医疗改革稳步推进。78个民生改善项目稳步实施,8个项目提前建成。